本报讯(通讯员 孟凡瑞)近年来,黔西区民我州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南州民族工作特点和规律,主动作为,创新创新推动,拓展扎实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新市
发挥民宗部门、民社民族学会和民族干部作用,族工作做好少数民族群众搬迁动员。黔西区民结合搬迁群众中少数民族人口多的南州特点,开展帮助引导群众搬迁、创新帮助融入城镇生活、拓展帮助实现创业就业、新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帮”服务,民社推进共居、族工作共学、黔西区民共事、共乐、共建“五共”社区建设。先后组织州、县两级布依学会、苗学会等,深入搬迁少数民族群众村寨真诚交流,做好搬迁动员。
实施“双培”行动计划,发展民族产业,促进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及时印发《关于按时确保高质量打赢语言文字助推脱贫攻坚战的通知》,将普通话培训与求职务工、经营管理、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相结合,制定《少数民族汉语言培训行动计划》,采取“推普乡村行”“家校共建”等形式创设普通话交流学习的良好环境。组织开展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基地创建工作,开展民族传统工艺培训,举办培训20余期,培训2500余人(次)。
探索建设服务管理机制,优化搬迁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开展搬迁少数民族群众向“新市民”转化工作,将城市民族工作融入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整合资金、聚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集“管理、服务、文化、组织、自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吸收群众公认并具备管理能力的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管理。做好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法律援助、就业创业和医疗救助等方面帮扶。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帮助搬迁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镇生活。围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巩固提升,结合我州新市民计划的实施,印发《黔西南州实施新市民计划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水平工作方案》,确定兴义栗坪社区、安龙五福小镇、晴隆阿妹戚托小镇等10个民族团结进步新市民居住区。利用“国家安全日”“民族团结月”等宣传活动,编印2万余册宣传资料进行发放,宣讲相关政策。
加大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促进搬迁社区治理规范,文明和谐。推动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苗族“二月二”“八月八”,彝族“火把节”等传统少数民族节庆活动进搬迁社区,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山歌交流、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共100余场。同步开展感恩教育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着民族服装、说民族语言、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等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来源:黔西南日报)
相关文章:
安盘高速捆绑实施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第一次工地会议 黔西南公安交警发布春节长假返程出行提示!黔西南州A级旅游景区名录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对任钢建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黑神话首次打折史低!Steam夏促已开启,史低打折游戏推荐!黔西南州获得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31亿元贵州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将于1月13日报名黔西南州人社局组织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黔西南州国防动员办公室2024年公开考聘事业人员工作方案黔西南州五个县市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黔西南州22所学校600余名食堂宿舍管理人参加开学前消防安全培训首届黔西南州“中学生诗词大赛”举行黔西南州气象骨干赴遵调研学习促业务能力提升一免三减半!贵州发布冬游“大礼包”“篮”不住“警”彩,黔西南州公安局第二届“110杯”篮球联赛圆满落幕楼凤信息探花社区楼凤社区楼凤社区探花论坛楼凤信息探花论坛探花社区楼凤探花楼凤探花